“我们要不要先上个 ERP?”

“是不是先买系统,就算开始数字化了?”

这几乎是我在中小企业辅导数字化时,听到最频繁的开场白。

我通常会反问一句:

“你们现在的流程跑得顺吗?”

大多数时候,得到的回答是:

  • “客户跟进还在微信群里 @ 人催”
  • “请假审批靠微信群口头报备”
  • “库存靠 Excel 录,错了再改”

流程都没跑顺,就急着上系统,结果可想而知:

系统上线了,流程没跑起来,员工更烦,老板更失望。

麦肯锡说:系统和流程是配套的

在《麦肯锡讲全球企业数字化》里提到:

“数字化转型不是 IT 项目,而是组织能力建设。”

系统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
系统能把“已经跑顺的流程”固化下来,放大效率,但无法自动纠正混乱的流程。

为什么小企业常常“上了系统,流程更混乱”?

1.以为上了系统就能自动规范流程

系统只是工具,流程设计才是关键。

没有经过流程梳理就上系统,结果就是员工不知道该在什么时间、在什么节点做什么动作,导致流程卡住。

2.忽略了员工使用习惯

从微信群催单到系统工单流转,需要过程适应。

但很多企业不重视培训和辅导,直接甩给员工使用,结果没人愿意用,系统变成摆设。

3.想“一步到位”全流程覆盖

一次性想做 CRM、OA、ERP、财务系统,结果顾此失彼,资金和精力都被消耗,最后没有任何一个流程真正跑起来。

麦肯锡方法,中小企业怎么转译?

书中强调:

数字化要以业务优先级驱动,先做最重要的流程。

对中小企业来说,落地的最佳路径是:

第一步:选一个“最头疼的流程”先跑起来

常见优先顺序:

  • 客户跟进流程
  • 请假报销审批流程
  • 库存出入库流程

这类流程往往影响业务、效率和现金流,优先级高,见效快。

第二步:用最简单的工具把流程跑起来

不一定一上来就买贵的系统。

  • 微信群 + 简易表单
  • Trello / Jira 看板
  • 钉钉 / 飞书的轻流程应用

先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规则执行,再考虑系统化和自动化。

第三步:再考虑用系统固化流程,放大效率

当流程跑顺,员工适应,数据能沉淀,这时候再用系统固化和自动化,才能事半功倍。

小结

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,不是先买系统,而是先跑流程。

系统是“流程资产化”的工具,流程是系统落地的前提。

否则你花的钱只会变成一堆授权码,一年后账单来了,员工却连入口都没点开过几次。

那么你们公司现在最想跑顺的流程是哪一个?

发表回复